(1分钟科普)亲子关系的心理建设微信公众号【紫晴前世今生】

  习惯了车子疾行在路上,习惯了长时间凝望着窗外,任凭思绪随着疾驰的车子寻找心中的那份感动。密封的客车里暖意十足,暖得让人有些烦躁,脱掉了厚实的外套,感到了些许舒适,极目远眺车窗之外,让目光在山与水、村与庄、田与地之间流转。蓦然间,一种舒缓、畅快、愉悦的感觉从心底缓缓升起,化作一缕清凉的感觉在脑际回旋,让心情和心境共同享受了一种惬意,我深知这一切都是曾经的记忆和内心的向往使然。
  还未走出东港的地界,靠近海岸很大一片区域是平原地带,尽管也偶尔冒出一个或者两个丘陵,但是不影响老百姓对平原土地的梳理。因为靠近海、因为有大洋河等众多想要入海的河流支叉,所以这里就成了湿地,所以这里就特别适合种植水稻。这种种植方式成就了“东港大米”这个品牌,成为了农民们的主要生产方式,也造就了浑然天成了一份美景。
  坐在车上,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从眼前闪过,那是秋的杰作。黄橙橙、金灿灿,犹如铺了一地金子,如果葛朗台弥留之际要是见到这样的景色,会比他见到那个银烛台要高兴的多,他会毫不犹豫的扑向这片“金子”,并想占有它。因为,每次离开家时都是日暮将要西下之时,夕阳那灼眼的光线让你无法与它对视,不是因为它害羞,是因为它厚重得、沉淀得、积蓄得让你只能俯首,只能顶礼膜拜,它就像一个经过生命磨难洗礼、锤炼的智者,我们只能透过它给予世人的哲思里面所蕴含的光辉来感受一个老者的“厚重”。夕阳的光重重的打在稻田里,让这璀璨的金色更加耀眼夺目,曾经有过置身于金色稻田中间的感觉,那是完全迥乎于在车上远距离观望的情绪。站在稻田的田埂上,熟透了水稻低垂着腰身,满满地覆盖住田埂,走过时,稻穗子划过裤管,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拂过身体,对于这种感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觉,对于一个农村走出的孩子来说,那是一种喜悦、一种兴奋、一种亲近,因为这是丰收的感觉,已经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现在我只能用眼来看,并用心去感受。
  在路上,景色永远都是更迭的,景致的变化让那些对山水迷恋的人们永远都不会感到视觉上的疲劳。渐渐的有山进入眼帘,山坡上一片片玉米地已经被秋色涂抹成了淡黄色,那种“黄”只是秋的一种平铺直叙式表述,似乎少了一份感情色彩,不像水稻那样浓烈、那样招人喜欢。就好像好多人都愿意吃大米饭不喜欢吃玉米面饼子一样,人为的将玉米和水稻划分成“粗粮”和“细粮”,但是在北方的黑土地上,玉米这种主要农作物却养活了几代东北人。而在六七十年代,当北大荒被开垦成“北大仓”的时候,种的也是玉米这种农作物,那时,它又养活了多少中国人呢?不愿意区分“秋”给农作物带来的三六九等就如同不愿意区分人的三六九等一样,同是大自然的赐予,只是凭借个人的喜好把它们强行区分是对上苍的不敬;同是芸芸众生,只是凭借社会地位划分三六九等是人格的不敬。其实,玉米被秋染成的这种残黄,让我更能感觉到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民本色形象,就如同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洗礼之下,老农民皮肤上的那种黝黑里透着浑黄的古铜色一样,那是真正劳动人民的本色。因为生在农村,因为靠近大山,所以更加喜欢玉米,更加喜欢“秋”带给玉米的颜色。
  农民是勤劳的,已经熟透的玉米已经被收割,玉米棒子已经被运回了家里,更勤快的老乡们已经把玉米秸秆烧掉了,这是来年玉米非常好的肥料。而现代社会前进的步伐太快、太快,快到老百姓已经废弃了玉米秸秆这种非常好的农民生活取暖的主要柴禾。记得小时候,玉米收回家后,父亲总要把玉米秸秆捆好,一车一车的拉回家垛好,作为来年一年的烧柴,家里田地少的农民还要到人家拉完的玉米地拣剩下的玉米秸秆,毕竟来年的生火做饭全要靠它。实在不够的人家,勤劳的男人们还要赶在冬底上冻之前带上镰刀到甸子上割些蒿草来弥补烧柴的不足。在老家,谁家的柴禾垛的好、垛的多也是这户人家勤劳的一种证明。
  山与小桥不断的在眼中穿梭而过,让那些山色与秋水交相辉映,使得这秋的画卷更加美丽、更加迷人、更加能够满足视觉的贪婪。夕阳下的秋水在阴暗的山脚下呈现出了墨青色,而得到夕阳直射的水面却是亮晶晶的银白色,一条河在被夕阳描摹成了两种景致。河流都不大,充其量就是小溪和大溪而已,依山而来缓缓而下,那种恬淡、静谧让人目光流连。但凡有山有水的地方总会惹来思想比较活跃的人们的遐想与凝思,抑或说这就是寄情与山水吧。这种寄情的方式与景致的美丽程度有关,而我总会因为山水而感动,不同与别人的是我只是在寻找心中的感觉,所以不曾在乎是黄山奇秀之美还是普通的青山绿水,只要让我心动只是最美的景致而已。想来,最美的景致应该在就在我们的心底。
  山上白桦林杂生在松柏、灌木丛中,浅红、淡黄共同把白桦树染成了味道浓烈的秋之树,而不同于人们赞叹惯了的枫叶。枫叶那火热的红色固然让人怦然心动,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急于收揽它带来的美丽秋景,但是白桦林的美丽却是独特的,尤其是在杂树丛生的山上,它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不管是成片生长还是一两棵单独而生,它们能够给观者的感觉就是它对秋天独到的解读。白桦林有它自己的故事,战争的、爱情的、凄美的,而且总是感人的。松柏在这抹山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突兀,墨绿的颜色,好像是对秋的不屑一顾。很多人都愿意赞扬松柏那种高洁的品质,但是我想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这好像应该叫做“桀骜不驯”更为合适,而它们这种品质在这个时代里也是很容易受伤的。
  夕阳渐渐走向了山的那一边,暮色越来越浓。山坳里一两个庄户人家已经开始做饭。突然想起一句诗来: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此刻,大河没有,有山而已,大漠没有,有孤烟而已。袅袅炊烟缓缓升起,慢慢的直至好高的空中才渐渐的散开,混合在暮色下的冷意惹来的淡淡雾霭里,形成了更浓烈的朦胧,山形隐遁在淡淡雾里,墨色的,只有轮廓而已,就像一头在黑夜里才出没的怪兽一样,渐渐露出了它在暗夜里才有的面貌。因为失去了感官的欢悦,所以心情才渐渐的收了回来。一路走来,只能用眼去看窗外的景色,无法听见鸟归巢时那动人的啼鸣。还记得小时候,暮色里骑着牛儿放牧归来的感觉,鸟儿归巢的啼鸣很悦耳、很动听,在内心里那就是大自然赐予的美丽的歌,不同于流行歌曲,因为那是心归自然后的歌,当心与山水相拥时,不管是春的描摹还是秋的渲染,只要是能给内心带来欢愉和舒畅就是美景。
  在秋的恩遇里穿梭,眼已无法清晰探视那种美丽,但是心依然能够感受得到。夕阳已经彻底躲进了幕下的山脉了,流转的目光还在极力搜寻着那种意犹未尽的恬淡,而此刻,这种恬淡只存在心底,是对秋的向往和对曾经记忆的无限制的追求。当暮色彻底染就这曾经被阳光普照的大地之后,依然能够看到借助暮色前余辉在田里忙着收玉米的老乡的身影,也能够看见暮色将深之前的火光,那是农民燃烧玉米秸秆的光亮,那也是躬耕于山野的农民们勤劳的火光,亦或许是这个社会进步的象征,但是仅仅是一种象征而已,不能代表秋能给予我们的一切。

我儿子过敏拉肚子疾病上有冤亲债主过敏性鼻炎晚上睡不好婴灵干扰 紫晴前世今生因果谘询网 https://www.richdady.cn/news/item-541.html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