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 -town:华盛顿克林顿与靠山屯傍水屯的渊源

http://www.bagu.cc/

  
  
  -ton, -town:华盛顿克林顿与靠山屯傍水屯的渊源
  作者:清抹
  
   中国人到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英语国家旅游之际,往往很快就会发现在这些国家的很多地方的地名含有”-town”或”-ton”的后缀。懂英语的人当然可以联想到这些地名指的是”…城”或”…镇”的意思。一位不懂英语的朋友告诉过我,当他在英国旅游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那儿叫”…顿”、”…顿”的地方真是多得不得了。这种汉化的”…顿”式翻译地名,对应的正是英语中的”-town”或”-ton”,而后者尤其多。
   的确,不管你在哪种英美等国的旅游/交通地图中,随便翻查,信手拈出百十来个带”-town”或”-ton”的地名是毫不费力。仅以英国首都伦敦为例,就在这个城市里面,带有”-ton”的地名(街区地名而不是街名)就有一大堆,比如:Hatton, Alperton, Acton, Kenton, Paddington, Odmonton, Mornington, Euston, Brixton, Longhton, Leyton, Beckton, Kennington, Kensington, Dreyton, Dalston, Homerton, Beddington, Wallington, Carshalton, Addington, Sutton, Benhilton, Crofton, Thornton, Merton, Kingston, Hampton, Norbiton, Teddington, Whitton, Upton, Brompton, Heston, Islington, Hoxton, Haggerston, Clapton, 等等。而在全英国、全美国这种带”-ton”的地名,绝对是数不胜数。
   在英语民族中,源于地名的”…顿”之姓氏也相当可观的。只须想想在每天新闻报导中,在阅读过的英语文学著作的中文译本中,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数理化等专业领域的书籍中,甚至在个人的涉外交流中,我们可能遇到的带有”…顿”的人名有多少就行了。这种”…顿”的人名地名在英语民族中实在是多如牛毛:美国的首任总统华盛顿和43任总统克林顿、在滑铁卢击溃拿破仑的英军统帅威灵顿公爵、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始人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写”失乐园”和”复乐园”的诗人密尔顿、率领爱尔兰队在世界杯足球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教练查尔顿,等等。这些人名在英文原文中也都是含有”- ton”的后缀。
   遗憾的是,大约一百多年来中文对这些含”-town”和”-ton”的人名地名几乎毫无例外地译成了不合理的”…顿”字。不合理的首先一点是违背了”音相近”的原则,把辅音来了个大换个,英文所辅音明明是”t”却要用汉语的”d”来代替,这一来英语的”-town”和”-ton”莫明其妙变成了汉语的”dun”(顿),而汉语本来是明明白白可以发出”tun”的音,写出有”tun”音的字;其次,汉语中读”tun”音的字正好是”屯”,恰好是”顿”字的一半,书写更简明,放着更合理、更简明的字不用,偏要来个音不符、字更繁的字用,”顿”的优越性在哪儿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以”顿”来译”-town”和”-ton”是完全忽略了”屯”和英语原词具有的词义相似性和词源渊源关系,而这一点恰好展示汉语和英语在这方面可能有着一段悠久有趣的历史文化交流。
   翻查CODCE对”-town”的释义是:”1.considerable collection of dwellings etc. (larger than village), esp. one not created a city. 即相当规模的民居点,大于村庄,尤指市级以下的定居点;2.densly populated settlement, esp. opp. countries or suburbs. 即人口稠密的定居点,尤指对应于乡村或郊区的”。按此词义,汉语把”town”译成”城”或”镇”是正确的。进而再看看该词典对”town”一词起源的解释,可知它源于古英语的tūn,意义等同于encloser,即围子、围栏、围墙,或者等同于fence,即围篱。二者都含有围起篱栏的民居点的意思。这个tūn又与古代萨克森语的tūn、古代挪威语的tún和古代高地德语的zūn有着语源关系,这三种语言与英语均属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另据EC解释,古英语的tūn意思也等于village。这些简述说明,古代英格兰人和他们的亲戚民族日耳曼各族人多把用篱栏围起来的民居点村庄称之为”围子”,其读音正好是”tun”(与汉语的”屯”简直一模一样,但古代德国人的zūn读音例外一些,其读音更近于汉语的”村”),并进而发生了语义的升级,专指大于普通村庄的”城”或”镇”。很有兴趣的是,在中国尤其是北方直到近代都有这样的”围子、屯”存在,这种”围子、屯”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城镇规模,在经济或军事上有其中心性。
   而”-ton”呢,据ECD释源也是来自盎格罗萨克森语的tūn,意思和town一样,作为town的缩略形成广泛用于地名后缀。
   至于名多的英语姓氏中亦有”-town”和”-ton”的后缀,可以推断最先采用这些姓氏的人正好居住在这些”-town”和”-ton”里面,所以就把地名当作了自己的姓氏,就象中国姓氏中的东郭、西门、梁丘、左丘、赵、陈、蔡、黄一样以地为氏。
   汉语词典对”屯”(tun)的解释是:1.聚集;储存;2.(军队)驻扎;3.村庄(多用于村庄名)。还有一条属下的”屯子”:<方>村庄。把村庄称为”屯”或”屯子”,这在中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极为常见,如皇姑屯,即当年东北军阀张作霖被炸死的地方,还有江东64屯,即黑龙江以北原满族人定居的64个村庄,其居民悉数被驱逐出境而造成惨剧之处。
   有学者考证,把村庄叫作”屯”,起自于满语。大约明朝后期之际,满族人在他们定居的东北地区形成了许多按一定军事编制组成全民皆兵的民居点”屯”,以适应对抗自然环境和军事扩张的需求。满清入关后,”屯”的叫法又进一步在中国北方传开来,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靠山屯、临水屯之类的地名。而满语的”屯”(tun)又源自于与满语有亲缘关系的古突厥语tun,二者同属阿尔泰语系。古突厥语对tun的准确定义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想应与满语的定义接近,即有一定军事组织性质的民居点,这就是”屯”和汉族人的”村庄”有所区别的地方。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民族除了满族和古突厥人以外,还有蒙古、通古斯以及古突厥人的后裔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吉尔吉斯)、塔塔尔等民族,后者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新疆、中亚细亚、中东各国等地。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有一种类似的语言现象自古就曾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广泛区域内,自东向西,即沿中国东北、西伯利亚、中亚细亚,直到土耳其为止这一古突厥人广为踏足的区域,把某种军事编制形成的民居点/村庄称之”屯”(tun);而在土耳其北方,古日耳曼人广泛分布的北欧(包括古代德国和英国),也广泛地把在某种围篱包围之中的民居点/村庄叫作tūn或类似的读音。这种语音语义上的相似性是一种巧合还是有某种渊源关系呢?如果有,又是由哪一民族率先使用而被另外的民族接受并传播呢?这答案可就是专家们的事了。
   即令是巧合,对英语中的”-town”和”-ton”一类的人名地名,以及其它许多民族语言中以”tun”或类似读音来泛指村庄一类的民居点,汉语在理解时都可以有理有由、音义皆顺、言简意赅地当作”屯”,而非那莫名其妙的”顿”外加注解此”顿”乃”城、镇、村”。
   怀疑论者可能反对道:这么一来,美国的首都Washington、英国的名城South Ampton 和Brighton,还有新西兰的风景胜地 Willington不都变成一群不伦不类的”屯”了吗?回答是又有何不可,既然英语民族自古就没限定”-town”和”-ton”非得是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中国人又为何要认定某地方名曰”…屯”就小气?今天在英、美等国成千上万的”-town”和”-ton”中,有的仅只有百十来号人,有的却随岁月发展而拥有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口,通通纳入”-town”或”-ton”体系,并无高下贵贱之分。汉语中也不乏类似现象,几乎每个中国城镇中都有历史沿用下来的牛市、骡马市、菜市、盐市之类的街区名称,总不能只允许北京市、上海市称市,而那些牛市、马市、菜市就不合法吧?所以,美国的首任总统Washington 和43任总统Clinton虽都发祥于某个”…屯”,并不意味人家出身就不高贵了。
   还有,咱们中国的类似地名译成英文时,也可以采用更上口的名称,那辽宁的皇姑屯就不必是笨拙的Huanggu Village而直接英语化为Huangguton。于是咱们中国北方的很多城市及其四围也可以象伦敦一样,拥有很多”-ton”了,以哈尔滨为例:广信屯Guangxinton,王家屯Wangjiaton鸡场屯Jichangton,曹家屯Caojiaton,沙坨子屯Shatuozton,北岗屯Beigangton,等等,外国人见到这些中国地名也能猜出一半意思。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