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h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中信银行携手“二马”推虚拟信用卡,让其赚足了一把好彩头;二级市场股价更是闻风而动,1个月涨幅达到近45%。
阿里和腾讯两家企业不约而同地各自选择了中信银行与其合作推出网络信用卡业务,作为先行者中信银行的网络信用卡业务被广泛看好,随着线上和移动第三方支付迎来高速发展期,虚拟信用卡业务有望持续扩张。
然而,现实不尽如此。中信初期试水虚拟网络信用卡利润贡献十分有限,甚至与阿里和腾讯的合作中,角色扮演十分被动;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这两大互联网巨头纷纷获得资格从事民营银行业务,未来同业竞争难以避免。
这场强强联合的商业合作背后却并非皆大欢喜。
银行在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中,代价太大,银行不仅要向它们开放用户数据和风控模型,还要与之分享收益。
银行在网络信用卡业务中只是承担了一个后台的作用,进行风控、规则制定以及催缴等方面的工作,在获得的费用(比如罚息和支付费用上)银行和电商平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掌握到客户,客户数据资料等方面是银行和电商共享的。
所以说银行做这块业务,其实能够带来的收入不多,更多的是获得一个品牌效应。
在合作初期,中信银行在拓展客户上将牺牲部分手续费收入以及对众安在线的保费支出,对其利润贡献有限。
更令人担忧的是,不久前,包括阿里、腾讯在内的10家民营企业拿到了民营银行的“准生证”,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这两家互联网巨头也将有资格从事银行业务。
那么,未来两大巨头主要发力点是落于他行合作推出的网络信用卡还是自家银行所拥有的业务,将成为合作银行们担忧的问题。
文章来源:招财宝宝